流动性割裂严重,跨Layer2互通如何破局以太坊发展困境?
作者:Asher Zhang,比推BitpushNews
在2017 年,Web3 产业经历了一场公链之争,当时许多公链井喷式发展,纷纷试图成为以太坊杀手。但经过开发者、用户最后的选择,目前能持续运作的主流公链已为数不多,能与以太坊一争高下的更是屈指可数。但是以太坊的表现在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颇受诟病,基于Layer1 的分片开发进展缓慢,Layer2 成为以太坊发展的重要策略转折。随之而来的便是Layer2 的爆炸性成长。虽然看似繁荣,但各Layer2 之间互争高下,导致流动性割裂,使用者体验不佳,本轮发展远不及Solana 等。然而,Web3 的统一之战也正在悄悄开始,以太坊也正在整装待发。
Web3 统一之战开启,AggLayer 迎来突破从主流公链的发展来看,以太坊诞生较早,虽然安全性方面有很大优势,但其自身技术上略显落后;相比后来的Solana 等,以太坊目前性能也落后很多。但Solana 之后,技术发展并未停止,Move 语言和MoveVM 状态机再次展现独特优势。 Facebook现为Meta的Diem 团队发现了区块链产业广泛采用的Solidity 程式语言的两个限制。 首先,Solidity 有重入攻击和双花攻击等漏洞。 其次,Solidity 无法并行化事务处理导致瓶颈。 伴随跨Layer2 互操发展,以以太坊为基础的Web3 统一之战也将开启。
2024 年7 月31 日,专注于Move 智慧合约语言开源工具开发的Movement Labs 宣布和正在建立聚合区块链网路的Polygon Labs 达成策略合作。 Movement Labs 将整合至由Polygon Labs 开发的聚合网路AggLayer,这意味着基于MoveVM 的Layer 2、所有连接至AggLayer 的区块链,以及以太坊之间实现了统一流动性。
Movement Labs 的共同创办人Rushi Manche 就此表示:我们的平台解决了Web3 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需求。开发者不再需要在可信赖的以太坊环境和其他Layer 1 的安全性之间做出取舍。经济效益之余,还能防范常见的漏洞。
Polygon Labs 执行长Marc Boiron 就此表示:AggLayer 的使命在于,透过将尽可能多的用户、开发者、程式语言、智慧合约、区块链以及流动性聚集在一起,实现Web3 的全面统一。将Movement 网路内的区块链引入到AggLayer 可以加速这项使命,让Web3 更接近无限的互通性。使用者体验等等,这些都是目前阻碍了Web3 大规模采用的关键问题。
跨Layer2 互通类主流专案一览除了上文提到的AggLayer ,还有一批致力于解决跨Layer2 互通类项目,本文进行简单盘点,供投资人参考。
AvailAvail 有三个基础支柱:资料可用性(DA) 层、Nexus 互通性层、Fusion Security 层。 Avail DA 是一个结合了KZG 承诺和资料可用性抽样DAS的chainagnostic即与特定区块链无关,可相容于任意区块链型DA 层。 Nexus 互通性层是Avail 的协调元件,为Rollups 间讯息传递提供无需许可的框架。 Fusion Security 透过为Avail 生态系统和web3 的统一层提供附加安全性,来完成Avail 统一层。
欧意ok官网Avail DA 支援包括Validium、Optimism、Sovereign Rollup 以及BTC L2 在内的多种区块链架构,已与70 多个合作伙伴达成了合作关系。此外,Avail 还已与主流以太坊L2 解决方案以及包括Arbitrum Orbit、Optimism OP Stack、Starkware、Polygon CDK 和ZKsync 在内的Rollup 框架整合。 Avail 的Nexus 互通性层和Fusion Security 层仍在开发中。
HyperlaneHyperlane 是为模组化区块链堆叠构建的第一个通用互通性层。与其他互通性协议如Wormhole 和Layerzero不同的是,后者仅支援EVM 和非EVM如Solana,而Hyperlane 支援EVM、非EVM 以及Cosmos 区块链如Tia、Inj 等。更重要的是,Hyperlane 允许任何人在任何区块链环境中无许可地部署,使得这些链能够在Hyperlane 部署的其他链上无缝通讯。 Hyperlane 获得了包括Circle 和Kraken Venture 在内的知名投资者的支持,融资超过1800 万美元,但估值尚未公开。
LayerZeroLayerZero2 目前已为20 多个区块链提供跨链互通性。根据LayerZero V2 白皮书介绍:V2 中有四个组件,包括一个可实现抗审查的不可变端点,一个链上验证模组的仅附加集合MessageLib 注册表,一组用于跨链验证数据的去中心化验证网路DVN无需许可集合,以及无需许可的执行器独立于跨链讯息验证context 执行功能逻辑。从流程来看,LayerZero 分为执行层和验证层。验证层在链之间安全地传输数据,执行层解释这些数据以形成安全、抗审查的讯息传递通道。执行者与任何验证相关程式码的隔离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将攻击面引入安全关键程式码的可能性。
最后能成活下去的Layer2 不会太多本轮牛市以来,以太坊的表现确实不如Solana 等公链,这主要还是由于以太坊在补齐自身的技术短板。以太坊诞生的较早,许多设计一开始并非尽善尽美,随着产业发展,少不了缝缝补补和策略调整。面对Web3 产业的采用难题,以太坊主要就在解决其效能问题和可用性问题。由于基于Layer1 的分片技术开发缓慢,以太坊转向Layer2 策略,先前的Decun 升级主要是解决Layer2 成本问题。除了成本问题,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是Layer2 流动性割裂问题,这也是跨Layer2 以及跨链互通存在的重要性。
就像2017 年是公链爆发那年一样,今年也是Layer2 的爆发之年,虽然行情表现不好,但确实很多龙头Layer2 纷纷上线,同台竞技。但也像公链爆发那年一样,最后只会有几条主流公链剩下来,未来最终能成活的Layer2 也不会太多。伴随跨Layer2 和跨链技术成熟,以太坊的基础设施就会完善很多。此时,以太坊众多开发者无疑将进入应用端领域的开发,并持续占据目前Web2 的版图。